省教育厅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
省教育厅关工委认真落实全省关工委工作会议部署要求,持续拓展“五老”关爱下一代工程、持续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环境、持续提升关工委自身建设,凝心聚力,真抓实干,为助力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。
一、聚焦育人主业,夯实工作根基
一是强化思想引领,深化主题教育活动。面向全省高校开展“读懂中国”主题教育活动,通过视频会议部署、线上线下评审,推荐5篇征文、3个微视频和1部舞台剧参加全国评选,其中西北师大2篇征文入围全国优秀作品展播,有效引导青年学生感悟“五老”精神,厚植家国情怀。面向全省中小学广泛开展“新时代好少年”主题读书活动,组织各级关工委人员参加全国视频培训,累计向央视网推荐优秀作品476件,推动书香校园建设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。
二是突出科技育人,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。2024年,成功承办第四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甘肃区域赛,吸引全省77个县区778支队伍1.3万余人次参赛,省级区域赛获奖3970人,其中一等奖669项。在全国总决赛中,我省选手斩获6金3银3铜,金牌数位列全国第三,奖牌总数全国第六,充分彰显甘肃青少年在科学教育领域的实力。同时,配合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实施“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划”,为19所学校捐赠价值29.64万元的科技读本与实验包,组织100名教师参加科技教师培训,50名教师参加家庭教育培训,助力基层科技教育师资能力提升。
三是坚持协同联动,拓展关爱服务覆盖面。联合省关工委开展“礼赞新时代·奋进新征程”百场巡讲及“关爱留守儿童 助力乡村振兴”实践活动,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宕昌、灵台、会宁等6个县(区),面向5000余名师生开展思政、科技与心理健康教育巡讲,精准服务乡村振兴和教育均衡发展。积极参与教育部关工委“家校共育立德树人”公开课展播、“五老”报告团成员推荐等活动,2个研究课题入选教育部关工委课题库,持续扩大教育系统关工委影响力。
四是夯实组织基础,推进关工委体系建设。开展全省中小学关工委建设摸底调查,全省近90%的中小学成立关工委,基本构建起覆盖广泛、运作规范的组织体系。同时,配合中国石化集团、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在东乡县开展“石化携手老校长帮扶”教师培训项目,为基层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二、坚持“三个导向”,育人精准发力
一是坚持政治导向,筑牢“党建带关建”根基。将关工委工作纳入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总体布局,通过组织离退休党员收看全国老干部网上专题报告会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等方式,强化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,以党建引领关工委工作方向,确保始终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频共振。
二是坚持问题导向,精准服务青少年需求。针对乡村教育资源薄弱问题,通过巡讲活动、科技捐赠等方式靶向施策。聚焦科技教育短板,以大赛为抓手搭建展示平台,推动“五老”与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深度融合,形成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”的良好生态。
三是坚持效果导向,打造品牌化工作模式。注重活动品牌培育,“读懂中国”“科技大赛”等活动已成为关工委工作的亮丽名片。同时,依托教育厅政务新媒体矩阵,加大对关工委工作宣传力度,提升社会关注度与参与度,营造全社会关心青少年成长的良好氛围。
虽然我厅关工委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,但与省关工委要求和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。我们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殷殷嘱托,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,学习借鉴各成员单位先进经验,务实创新、主动作为,凝聚“五老”力量,推动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迈上新的台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