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敦煌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市委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关工委的精心指导下,紧扣“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”根本任务,以“政治引领铸魂、立德树人提质、关爱帮扶聚力、品牌引领赋能”为主线,充分发挥“五老”队伍优势,创新工作机制,强化协同联动,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强劲动力。
一、坚持政治引领,持续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
一是深化培训学习。市关工委多次召开常务班子、“四部九组”负责人以及“五老”骨干会议,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国、全省、酒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精神。选派8名“五老”骨干参加酒泉市关工委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班,金龙公司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白天恩作交流发言。
二是强化主题宣讲。紧扣“老少同声颂党恩 携手奋进新征程”主题,组织“百人宣讲团”深入学校、社区、农村、企业等,面向“五老”、家长群体和青少年宣讲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,宣讲家庭教育、红色故事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新时代主旋律20多场次,受益1.6万余人次。
三是创新宣传矩阵。充分运用“传统媒体+新媒体+活动传播”立体化宣传矩阵,多角度宣传关爱活动、特色亮点、典型事迹,全方位展现关工委工作成效与“五老”风采,今年以来,在《中国火炬》《情暖明天》等国家、省市级媒体及内部刊物发表稿件97篇,其中《把时间留给别人家的孩子》《古郡‘五老’展羽翼 护航成长育新苗》等稿件被省市平台转载,显著提升关工工作影响力。
二、聚焦凝心铸魂,持续推动思政教育见行见效
一是传承红色基因。市关工委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契机,开展“铭记历史 护航成长”爱国主义教育演唱会5场次,敦煌中学关工委举行“心向朝阳歌奋进.情系敦中颂党恩”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红歌演唱会,通过红歌展演、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,让广大师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,重温抗战历史,传承红色基因,厚植师生爱党爱国情怀,凝聚奋进力量,5000多名师生观看演出。
二是坚定理想信念。结合雷锋日、清明节、劳动节等重要节日,组织开展“雷锋精神闪耀 星火代代相传”“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精神”“劳动砺心智 实践促成长”“敦煌文化润童心 艺术传承谱新篇”“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”“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”等主题教育活动50余场次,受益青少年1.7万多人次,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、进课堂、进头脑,引导青少年扣好“人生的第一粒扣子”。
三是拓宽教育渠道。沙州镇各社区关工委开展“把爱带回家 同心护成长”假日学校系列活动,发挥“五老关爱团”、大学生志愿者、社区“五老”能人作用,开设专题研学、作业辅导、绘本阅读、趣味手工、安全教育讲座、敦煌文化知识讲座等公益课程,帮助孩子们度过“思想有引领、安全有保障、健康有呵护、情感有抚慰”的快乐假期,受益青少年170余人。新建莫高村、泾桥村关工委农村“假日学校”2所,文旅集团关工委1个,延展关爱链条,扩大服务覆盖面。
三、坚持用心用情,持续推动关爱工程做实做细
一是精准关爱扶助。各级关工委主动协同有关部门,充分发挥“五老”优势,救助困难中小学生6837人次,427万余元;市关工委积极争取省关工委“千人扶助”行动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—散居孤儿陪伴项目资金2.56万元,资助青少年23名;建立“敦煌市关心下一代基金”,完成基金设立基础程序,通过网上审核并完成备案;与团市委联合争取上海意康眼镜有限公司捐赠价值71.6万元眼镜2000副。
二是法治护航成长。联合市公安局组建338人“法治班主任”专业队伍,分批次深入全市20所中小学、100个教学班级,开展“政法干警进校园”系列活动。组织“五老”配合市文旅局不定期对辖区内网吧开展检查,动员各学校关工委召开“网络守法”主题法制教育班会30余次,教育学生文明上网、防范网络诈骗,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。
三是品牌成效凸显。组织开展“古郡‘五老’展羽翼 护航成长育新苗”品牌活动20场次,与175名困境青少年建立长效帮扶机制,发放助学金及学习物资3.4万余元。创新构建“工作室+社区+家庭+学校”四维联动教育模式,打造“与法同行”“牵手育人”2个“五老”工作室,围绕“绘画情绪”“我身边的小朋友”等主题开展法制教育、心理辅导等20余场,通过艺术疗愈、同伴互助等方式,引导青少年学会情绪管理、建立正向人际认知。
四、立足资源优势,持续推动品牌建设创新创优
一是深化“敦煌文化”育人品牌。聚焦文化育人职责使命,突出“文化浸润”育人功能,持续打磨“敦煌文化进校园”品牌。3月,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、市关工委主任原娜同志在全省关工委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《牢记嘱托 勇担使命奋力打造关心下一代工作敦煌样板》的交流发言。5月召开敦煌文化进校园工作推进会,回顾总结、安排部署敦煌文化进校园工作,评选表彰1所“传承学校”、10个“特色班级”、100名“星级少年”。
二是培育“敦煌关工”特色品牌。下拨5万元并协调城市管网改造旧砖1.5万块,打造市关工委“星野耘梦”实践教育基地、青少年非遗文化传承基地、“情系暖阳 ‘职’通未来小站”、转渠口中学关工委“校园开心农场”“一部一亮点”示范基地4个,开展以劳动实践、拓展研学、就业培训、农耕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100余场次,参加活动人数达1.7万人次。组织市关工委“四部九组”负责人以“看亮点、学经验、促提升”为目标,开展调研观摩学习交流活动,推广先进经验,提升关心下一代工作影响力。
三是争创“敦煌率先”建设品牌。市委常委、组织部部长、市关工委主任原娜主持召开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3次,及时传达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重点任务;安排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专程带队赴酒泉市汇报工作;市关工委工作经费提高至10万元,在酒泉市率先规范落实“五老”骨干岗位补助5.34万元;为市关工委办公室选调了1名工作人员;组织27名“五老”先后赴四川、湖南、江西等地考察学习青少年教育关爱和帮扶、基金募集、管理、使用和项目实施等方面的成熟经验和创新做法。